正常情况下,育龄期女性的卵巢中,每月会有多个卵泡同时发育,但只有一个优势卵泡能发育成熟、并排出卵子,其余卵泡会闭锁,退化。
在试管婴儿过程中,为了获得更多成熟的卵子,女方需要使用促排卵药物让原本要闭锁凋亡的卵泡也一起发育成熟,从而获得足够多的卵子。
促排卵的方案很多,临床上常用的促排卵方案有长方案、短方案、超长方案及拮抗剂方案等等。专业的生殖医生通常会根据患者的卵巢储备、年龄、不孕因素、不孕年限、身体情况,以及对药物的反应情况等,综合考虑后制定个性化的促排卵方案。
在月经周期的前7-10天开始先使用GnRH-a(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使垂体降调节,14~21 天后垂体达到降调节时, 再开始用外源性FSH/HMG促排卵, 并维持GnRH-a 的使用直至hCG注射日。
适用人群:年轻、卵巢功能好、基础卵泡多的人群。
① 取卵日期的可控性强;
② 即便卵泡成熟,自然排卵的风险也很低;
③ 多颗卵泡可以同步发育,大小较平均;
④ 有机会创造出更多数量的卵子。
超长方案主要适用于有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人,这类人群受到疾病影响,子宫不适宜精子和卵子的生长,受精卵移植以后的成功率不高,因此需要注射降调针。
在促排卵治疗之前,先用长效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简称GnRH-a)一至数月,待各项指标达到促排标准后才开始促排卵。
适用人群:子宫内膜异位症、多囊卵巢综合征或反复着床失败的人群。
用药周期较长,可改善激素水平、盆腔环境及子宫内膜环境。
在月经第2天开始使用GnRH-a,促使体内FSH、LH*的分泌,从而加强促排卵作用。
适用人群:年龄较大、卵巢反应低下,或长方案获卵少者,使用长方案会出现垂体抑制过深,促排反应不佳现象。
① 治疗周期短,流程简单;
② 药物使用量相对长方案较少;
③ 卵泡较容易发育。
从月经周期的第2-3天开始使用促性腺激素制剂进行多个卵泡刺激发育,当用药4-6天卵泡发育到一定大小后,加用拮抗剂来防止这些发育的卵泡提前排卵。
适用人群:主要用于卵巢高反应人群(如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对于正常反应、低反应及首次试管婴儿失败的人群,医生可以根据客户的具体情况选择拮抗剂方案。
① 易于调整采卵日期;
② 卵泡较容易发育;
③ 对于在卵泡成熟前就可能排卵的人群起到抑制排卵的作用;
④ 与长、短方案相比,药剂的使用量较少,刺激性较小;
⑤ 相对长、短方案引发卵巢过度刺激征的风险性较小。
在月经来潮的第3-5天,在不进行降调节的情况下,单纯使用小剂量促性腺激素药物进行促排卵。此方案可以有效提高某些人群对于内源性【促卵泡激素】(FSH)的敏感性,显著改善许多低反应者的反应性。
适用人群:主要适应于高龄、常规促排方案反应不佳、多次促排卵后移植失败、容易卵巢过度刺激、卵巢功能下降的姐妹。
1、对比常规方案来讲,此方案促排卵获得的卵子数量相对比较少,但是卵子质量更高与子宫内膜容受性更好;
2、对比自然周期来讲,采用少量的药物获得高质量的卵子,数量相对比较多;
3、卵巢过度刺激的风险较低。
在排卵后的一周或者月经规律者的第21天开始连续用药,14-16天后复查,可以通过抽血或阴道B超检查,达到降调标准以后开始促排,或者在月经第2到3天开始口服黄体酮,并根据激素情况适时添加促排卵的药物。
适用人群:适用拮抗剂方案或微刺激方案的患者,一般都适合用PPOS方案。
1、不进行降调,与降调方案(长方案/短方案)相比,卵泡更容易发育;
2、不像降调方案(长方案/短方案)会长时间抑制垂体激素;
3、可以不受月经周期的影响,随时可以进行促排。
促排方案的制定,需要生殖医生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以下是促排方案综合评估的关键因素:
双方身体健康状况是选择促排方案的首要因素。医生将进行详细的身体检查和病史调查,以了解夫妻二人的健康状况。一些患有潜在健康疾病问题的夫妇可能需要特殊的促排方案,以确保促排的顺利进行。
促排卵方案的选择是个体化治疗的过程。亚太国际生殖医院生殖医生会根据每个人的年龄、卵巢储备情况、体重、孕产史、过往的周期情况等等因素,为每一位女性制定个体化的促排方案。
不同的不孕原因,试管促排的方案不同。如,女性存在高龄、卵巢功能差、排卵障碍、宫腔环境、内分泌功能问题等等,其促排方案的制定就需要结合个体情况来调整。
经济状况也是选择促排方案时需要考虑的因素。需在医生的建议下,根据自身情况来平衡治疗效果和经济承受能力,做出明智的选择。
在促排卵过程中,生殖医生会通过查看的性激素结果和超声检查来评估卵泡的发育情况,根据实时数据调整药物剂量和方案,以获得最佳的促排卵效果。
总之,促排卵方案没有最好,只有最合适的。试管促排方案众多,其区别取决于使用的降调药物种类及其用药时间的长短,不同的方案适合不同的姐妹。亚太国际生殖医院生殖医生,会根据每个个体差异情况制定适合的促排方案,以实现促排方案的个体化。